建筑施工中模殼如何支設
現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結構,主要由面板、支撐結構和連接件三部分組成。面板是直接接觸新澆混凝土的承力板;支撐結構則是支承面板、混凝土和施工荷載的臨時結構,保證建筑模板結構牢固地組合,做到不變形、不破壞;連接件是將面板與支撐結構連接成整體的配件。支撐系統架設后,先鋪設連接柱與柱的框架梁底模,按規定跨中起拱,調整好梁底模標高,然后在兩道框架梁底模之間拉線擺放模殼。擺放時將模殼角部插在早拆支撐頂部平板的下面,按線調整模殼的標高和脅梁的順直。由于龍骨布在支撐立桿的兩側,肋梁底面兩模殼之間的15mm縫隙下面沒有依托,所以在該縫上鋪8~10mm寬油氈條,防止漏漿。鋪油氈條前可在油氈條中線處每隔1.2m釘I節寬15mm,厚20mm的木條,鋪油氈條時木條向下嵌入15mm的模殼間隙內,以使模殼間隙寬窄一致。
塑料模殼外邊緣有一圓角鋼加固框,角鋼寬25mm。將模殼角部原來閉合的角鋼框截去25mm,這樣在4個模殼相接的角部形成一個65mm×65mm的方孔,早拆支撐螺旋調節器均設在角部,直徑34.5mm的螺桿通過65mm的方孔后,使邊長80mm的頂部平板伸進模殼邊沿的上面,直接頂在密肋梁底面。這樣當向下旋動調節螺母1,拆下龍骨及模殼時,頂部平板仍然支頂在脅梁底面,從而達到早拆模殼的目的。
但是混泥土固化時間相對得又不能去人為縮短,所以縮短施工周期只能是在別得中央來調整,運用建筑塑料模殼來去配合混泥土施工就是不斷縮短工期得做法,由于混泥土得運用都是需求模板來停止固定的,但是傳統的木板與鋼材模板重量相對較大,在綁定模板得時分就需求是較長時間,而且一所大得建筑需求很多的模板,假如縮短這些模板得裝置時間那么施工將會被有效得縮減。傳統的木板與鋼材模板在裝置得時分比擬費力,而且拆卸也會是一個問題,由于重量得緣由,裝置和拆卸還需求是更多的人力。建筑塑料模殼得質量則是很輕的,所以裝置與拆卸就會很省力,而且裝置和拆卸時間也會相對縮短很多,建筑塑料模殼的表很潤滑,而且混泥土在固化的時分并不會與建筑塑料模殼粘合在一同,所以在拆卸的時分建筑塑料模殼上就沒有殘留混泥土,這樣也就使混泥土的質量不會損失。
建筑模板是混凝土澆筑成形的模殼和支架,按材料的性質可分為建筑模板、建筑木膠板、覆膜板、多層板、雙面復膠、雙面覆膜建筑模板等。建筑模板按施工工藝條件可分為現澆混凝土模板、預組裝模板、大模板、躍升模板等。
一般早拆類支撐柱頭的設計出發點是將其用于梁板支模,使用時在翼形升降托上布置龍骨以擺放梁或板的底模,而頂部平板可直接支頂在梁、板底面或只支于某一塊底模下。拆模時向下旋轉調節螺母I,即可拆下龍骨和絕大多數模板,頂部平板仍保持其支頂力,以達到早拆底模的目的。將早拆支撐螺旋調節器用于支頂模殼的作法與上述作法完全相同。模殼擺好以后兩模殼間只有15mm的縫隙,早拆支撐的頂部平板是80mm見方,頂部平板下的螺桿直徑是34.5mm。無法通過15mm的縫隙去支頂于密肋的底部,難于達到既早拆模殼又保持密脅底支撐不動的目的。
返回列表